• 繁體中文
  • |
  • English
    • Languages
      • 繁體中文
      • English
  • 關於米粑流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藝術駐村計畫
  • 米粑流系列活動
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特別感謝
  • 交通方式

藝術駐村計畫

  • 首頁
  • 藝術駐村計畫

藝術駐村計畫

  • 撒部.噶照 Sapud Kacaw 臺灣
    輕輕落下的種子
  • 拔舒浪.魯魯安 Pasulange Druluan 臺灣
    謝謝你把我種下
  • 陳勇昌 Kaling‧Diway 臺灣
    Pinokay to!回家吧!
  • 拉飛.邵馬 Lafin Sawmah 臺灣
    大地的臉孔
  • 達鳳.旮赫地 Tafong Kati 臺灣
    Marekec 心 · 繫
  • 伊祐.噶照 Iyo Kacaw 臺灣
    躲在樹蔭下吹吹海風
  • 黃錦城、林琳 巴卡芙萊 Pakavulay 臺灣
    Talo’an- 故事開始的地方
  • 鄧敦方 Hana 臺灣
    Ciyasepong
  • 饒愛琴 臺灣
    網洞捕獲
  • Eva Bubla 匈牙利
    向祖靈致敬
  • Alvaro Trugeda 西班牙
    泥塑聖殿

饒愛琴 臺灣
網洞捕獲

  • <pro_name>饒愛琴  臺灣</pro_name><br/>網洞捕獲 1

饒愛琴 臺灣
網洞捕獲

原是客家人的饒愛琴,在與卑南族雕刻藝術家伊命相遇後定居台東,成為樂天知命的卑南族媳婦。
對饒愛琴來說,創作是回歸自然的心靈追尋。
不論是人與人的關係,或人與土地的關係,當代生活時常是一場失速消耗與汰換的消費遊戲。人們習於文明快速變化,卻感覺不到每時每刻的大自然都是獨一無二的,一種直覺性的變化,充滿神秘力量的永恆。
原是客家人的饒愛琴,在與卑南族雕刻藝術家伊命相遇後定居台東,成為樂天知命的卑南族媳婦。
對饒愛琴來說,創作是回歸自然的心靈追尋。
不論是人與人的關係,或人與土地的關係,當代生活時常是一場失速消耗與汰換的消費遊戲。人們習於文明快速變化,卻感覺不到每時每刻的大自然都是獨一無二的,一種直覺性的變化,充滿神秘力量的永恆。
  • 作品位置
  • 作品介紹
  • 網洞捕獲
作品名稱│網洞捕獲
創作媒材│鋼筋、棉線、彈性布線、布

遠看如同停留在梯田中的一座白灰礁岩,近看卻是虛實交錯用線織成的一座山洞礁岩。《網洞捕獲》內層層疊疊的線穿插(縫製)著駐村生活的點滴,同時也提供了觀者一種虛實交錯的寧靜空間,是陷阱?還是對未來環境變遷而淹沒此岩洞的想像?又是說,隔年春天作品將乘載部落婦女們的農作物們,成為另一種奇幻風景,佇立在綠油油的梯田中?洞中記錄著部落真實生活的現在,現在是以後、也是以前,饒愛琴提問了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們:虛實山洞,到底捕獲了什麼?







作品位置
作品介紹
作品名稱│網洞捕獲
創作媒材│鋼筋、棉線、彈性布線、布

遠看如同停留在梯田中的一座白灰礁岩,近看卻是虛實交錯用線織成的一座山洞礁岩。《網洞捕獲》內層層疊疊的線穿插(縫製)著駐村生活的點滴,同時也提供了觀者一種虛實交錯的寧靜空間,是陷阱?還是對未來環境變遷而淹沒此岩洞的想像?又是說,隔年春天作品將乘載部落婦女們的農作物們,成為另一種奇幻風景,佇立在綠油油的梯田中?洞中記錄著部落真實生活的現在,現在是以後、也是以前,饒愛琴提問了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們:虛實山洞,到底捕獲了什麼?

網洞捕獲




回上頁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
電話:03-832-5141
地址:97051 花蓮市林政街1號
承辦單位:時時文創有限公司 / 連絡電話:02-2250-3120  
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
GO
> 訂閱
> 取消
 
TW
/
EN